盛洁事迹简介

盛洁老师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多年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宽容正直的做人准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她在教学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简单的结论,反复机械地模仿例题,而是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她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用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理解性,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她希望课堂能成为学生发展潜质的天地、展现创新能力的舞台。
作为教研组长,盛老师真心诚意地为数学组的每位老师服务,求真务实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她重视校本教研和备课组的建设,探索和改进校本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她积极投入教科研,负责的市级课题《基于数字化数学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目前已进入结题阶段。她关心组内青年教师的成长,并用心承担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通过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熟悉学科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盛老师获得了2016学年度杨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带教教师的荣誉。
王颖事迹简介

王颖老师1998年进入了ladbrokes立博亚洲,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理科班学生,文科班学生,农场班学生还有国际部学生,也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不上经验或成绩,就总结一下我的做法和想法。
班主任工作上,她喜欢和学生交流沟通,沟通中会得到不少信息。有次高一去新生家家访,父母责怪孩子填杨高,因为当时寄宿制学校收费略高,知道情况后,一方面帮学生申请学校的补助,另一方面自己买参考书总是多买一本。再有一次高三接班,也是去学生家家访,学生至始至终都低着头在说话,后来了解他不喜欢老师家访,因为他家房子。鼙呱罨肪骋膊缓,他要面子。这件事后,再家访前我都要问学生,可以家访吗?她认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隐私。良好的沟通能取得学生甚至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随着岁月的流逝,王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沟通的方法也在改变,特别是现在00后的学生,在和他们沟通时,不能太严肃,随意点,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希望怎么做,也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因为学生有排斥的话,所有的做法都无用。杨高的学生本身就不错的,老师有时希望他们更进一步,所以良好的信任是前提。还好她喜欢沟通,并且还比较善于沟通,应该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学生毕业以后,师生间的情分延伸到朋友情,她参加过不少学生的婚礼,并且其中还担任过一些学生的证婚人。
数学教学上,因为学校安排王老师上过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上我突出因材施教,有基本的备考教案,但遇到不同的班级,都需要调整,有时直接就在课上调整,即兴发挥,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能够支撑了。教国际部的学生,有次讲到两两垂直,韩国学生说不懂,原来数学中简练的语言对中文还刚刚起步的外国人来讲有点难,她就用粉笔搭出多种两两垂直的情况,看图理解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教理科班的学生,她常用的方法一题多解,并且改作业时,也经常收集不同的解法,然后张贴出来,帮助理科的学生拓展思路。教文科班的学生,她注重为什么,因为文科学生往往只求怎么做,缺少刨根问底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习惯。
王玉昕事迹简介

王玉昕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努力钻研,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优秀,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好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学生。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的点滴言行。因此,她十分注 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为培养合格而优秀的中学生而不断努力。她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教育论文发表在《化学教学》和《化学教育》等教学杂志上。
“教师是一份良心活”,王玉昕老师在每次上课之前,都要精心备课,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质疑,表现优秀的及时予以肯定表扬。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王玉昕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她关爱学生,能潜心钻研学生心理,在学生品德教育、习惯养成、班干部培养等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带班级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在学校“六大文明窗口”评比中获得好名次,还在高一的广播操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吴桂平事迹简介

吴桂平,ladbrokes立博亚洲历史高级教师,史地组教研组长,杨浦区历史骨干教师。从教32年,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
在学科教育上,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提高教学技艺,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形成个性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从历史中有所想、有所得。
在教学之余,将长期的教学经验进行有益的总结,撰写教研论文。近年来《历史信息的运用与表达》、《十大必考历史热点,你知道吗?》《穿越时空的历史演绎》等多篇文章发表。
2014年、2015年两度被聘为“杨浦区中小学幼儿园风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科指导老师”,带教上海市市东中学何之珉老师、ladbrokes立博亚洲张萍老师。
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培养有担当、懂生活、追梦想的学生,工作成绩突出。所带班级受共青团上海市委表彰为“上海市先进班集体”、受共青团杨浦区委表彰为“杨浦区先进班集体”。
张黎明事迹简介

张黎明老师参加教育工作三年,完整带完一届高中毕业生,其间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及其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中,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综评达线率达到69%,所任教两个班级复旦、上海交大综评入围8人,最终录取5人。
从教三年以来,共获得区级以上奖项两次,分别是2015年杨浦区第十八届“小荷杯”教学比赛语文组一等奖及2014年杨浦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二等奖。同时,指导学生叶皓辰获得第十六届上海市高中生文学演讲精英赛二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李朱西获得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杨浦区三等奖、李晔、章琪获得第三十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杨浦区二等奖;指导学生朱晓舟、吴英红分获2015年杨浦区中小学校“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中国梦民族情”影视主题教育活动之“经典传承”影视征文大赛(高中组)二、三等奖。
此外,他积极参加学校探究性论文指导教师工作,共指导学生完成论文12篇。同时兼任杨高文学社、魔方社指导教师以及辩论社辩论赛教师评委及朗诵比赛教师评委,定期参与学生社团的各相关活动。校外工作方面,担任杨浦区少年宫牵头组织的影视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定期参与相关教研活动,根据区内工作部署联系、组织学校参与相应的影视活动。
张老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方面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不负“人民教师”的身份与职责。
张文事迹简介

张文老师一九九七年七月调入ladbrokes立博亚洲,一九九八年,学校派到杨浦区教育学院担任轮岗教研员,二零零零年被评为杨浦区青年岗位能手、杨浦区新长征突击手,二零零二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二零零四年起担任校物理教研组长一职,二零零七年被评为杨浦区骨干年教师,二零零八年被评为市“双名”工程后备人选。二零零九年和二零一二年两次被评为杨浦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二零一零年、二零一六年分别被评为杨浦区教育系统第六批专业技术人才。二零一二年被评为“杨浦区第八批拔尖人才(专业技术类)”。
张文老师在学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研究学生,将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或理论推导来验证,从而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探索式教学方法。并先后开设了《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等多节市、区公开课,其中《牛顿第二定律》一课参加全国物理创新大赛获三等奖,《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一课获全国物理名师赛三等奖。撰写的论文《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教材校本化与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生爱”艺术》等论文都是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的成果。
其次,积极参与课改的实践工作,作为物理教研组长,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改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感悟从“生活-物理-生活”的物理思维过程,先后开设了《体育运动中的物理》、《交通安全与物理》等多节公开课。其中《关于乌龟运动的研究》一课为市教研室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全新的素材,此外还开设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等多节市、区级研讨课,为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作了大胆的尝试。《电阻的测定方法》、《高三实验复习》等文章发表在《中学生知识报》报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杨浦区“两纲教育我践行”教师网上论坛“我的一节探索课”教案评比中获一等奖。《弹力》一课的教案被收入杨浦区《教学行为从这里转变——来自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研究》一书中,教案《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生活中常见的力——弹力》和《电阻的测量》被杨浦区教育资源库录用。
第三,张文老师多次被评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区学科带头人,带领区内、组内青年教师共同进步。一九九八年九月在担任轮岗教研员期间,适逢国和中学陈奕老师和延吉中学温莹老师参加上海市教学大奖赛,张文老师参与了备课活动,最后两位教师都在上海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延吉中学的温莹老师被入选代表上海市参加第三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大奖赛获得了大赛一等奖。此外还帮助市东中学钱栋英老师参加区“小荷杯”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在担任教研组长期间,指导张菲菲老师有六篇教案被选入杨浦区教学资源库中。指导张菲菲老师参加区研究型课程说课比赛获二等奖。指导姜玉萍老师参加区物理创新大赛获二等奖。与组内教师一起编写了《高中物理拓展教材》的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获区教科研成果三等奖。连续五年参与区“网络公益课堂——名师辅导讲座”,被评为突出贡献奖。